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关注】上海教师和学生凭什么让世界为之瞩目?

2016-05-04 余慧娟、赖配根等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因为外滩和东方明珠,上海很早就火了;因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ALIS),上海教师和学生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呢?连英国教育部长都按捺不住了,先后两次专门组织英国的中小学老师来上海取经。



可是,因为上海“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这样的光环,我们倒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有钱的地方,教育要不行你都不好意思。


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小编听到的是——

“上海的基础教育,其实并不如一般人想的,天生就是好的”

“我们有一大批不挑生源、没有特殊资源配置的最普通的好学校”

“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多了去了”

  …… ……


上海教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上海的学生和老师如此出色?上海当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但上海会是中国的明天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教育》记者团队深入上海调研,为您独家揭秘上海教育“真相”。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滴。历时28年的课改,已经4.0版的综合改革,真正受益的是学生、是教师、是学校,这中间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定位于现代化大都市要办现代化教育,那么,进入深水区的改革要走向何方?


上海告诉我们,答案就是制度创新。

秘密之一:寻找新红利

  • 上海在完成基本教育现代化后,再追求教育投入的翻番式增长已经没有可能,那么围绕提升质量和促进公平,最终实现教育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还能在哪里做文章呢?


  • 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中,上海把重点放在了制度创新上。这也是上海在几十年教育改革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最应该干的,就是提供高质量的制度资源。因为只有制度资源是唯有政府才能提供的。


  • “我们设计了三个制度体系。一是育人制度体系;二管办评制度体系;三是开放联动制度体系。”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认为,制度创新将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最大红利。



把“当家人”的身份放下来,不做“管家婆”,而是“守夜人”,全心全意地做好服务工作。上海经验告诉你:这样的政府不是梦。他们用超前的眼光、开放的视野、丰富的智慧,努力为教育治理做“减法”。那么放完了,怎么管?据说他们只做三件事。


秘密之二:

从“婆婆”到“总设计师”


  • 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把政府从絮絮叨叨的“婆婆”,变成运筹帷幄的“总设计师”。所以在纷繁复杂的庞大教育治理体系中,上海梳理出了政府部门在教育治理方面最应该做也是最重要的三件事:规划、投入、评价。其中,规划是导向,投入和评价是“杠杆”。


  • 上海在这三件事上做出了“学问”。政府不仅在职能分工上重新做了定位,还在每一项职能的实施思维上进行了彻底革命。“管办评”分离、“放管”结合之所以能在上海行得通,做得起来,秘密全在这里面。


有“全国经济、金融、商业中心”这么一大顶帽子在头上,实事求是地说,上海的教育投入肯定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啦。但是上海人就是这么傲娇:有钱不是本事,怎样解决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真本事!


写到这里,有一句话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没有钱万万不能”的前面通常是这样一句话——有钱不是万能的!有钱不是万能的!有钱不是万能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就比如教育公平问题。讲真,对于薄弱校的改进,小编私以为,上海人的做法实在值得点赞。

秘密之三:创新资源配置


  • 什么是用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公平、质量都是。


  • 上海的基础教育,其实并不如一般人想的,天生就是好的。他们同样面临着城区强弱不均、城乡差距偏大的难题。


  • 解决公平问题,其本质是解决质量问题,在这方面上海有两大创造,一是委托管理,二是新优质学校。这两大创造,是政府在基础教育的专业资源配置方面进行创新的活样本。


  • 面对由于历史、地缘等原因形成的校际差距,上海没有选择一些地方政府惯用的“削峰填谷”的办法,而是绞尽脑汁,把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用好用足,把薄弱学校的发展愿望激发出来,让他们生发出自主发展能力。通过购买专业服务,将政府公共服务实施中的具体事务,比如办学和评价,委托给专业化的社会机构,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多渠道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听我们记者说,在其他地方调研时,跟老师们谈“教研”“教师培训”云云,大家都不怎么“感冒”,觉得更像是“鸡肋”,作用并不大。但是在上海采访,很多老师却主动地说起了教研的重要性,这可让我们惊呆了。上海的教研、培训是怎么做到的?太让人好奇了。

秘密之四:相信科研


  • 从仅仅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的阶段,走向对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人本价值的深入构思和实践突破。这是上海教育新的出发点。然而转型非易事。上层提出的形而上的观念及顶层设计,如何才能转化为上海芸芸普通教师的实践?当教育发展重心转移时,不同的专业队伍又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和困境?


  • 上海经验表明,一个现代化的教研团队,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共同构成了教育变革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 如今,在上海中小学,科研成为了一种文化。


  • 它让上海教师在社会对功利和新潮的追逐中,仍能坚守育人的本原;当教育的专业性与社会理解教育的简单化产生激烈冲撞时,他们仍能用坚定的专业立场,守护教育的灵魂。





评价是“指挥棒”,也是老大难的“硬骨头”。上海人不相信,评价这个世界难题在中国无解。于是,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上海人说,用好价值引领这个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

秘密之五:突破评价


  • 2010年,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市发布《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师生关系等。评价结果不用评比、排序,校长们称其为学校的年度“体检报告”。


  • 对于上海“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试点,社会舆论普遍高度评价,认为此项探索“能够为2017年及以后更大范围内做好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提出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经验”。


  • 此外,上海在中高考制度设计、命题科学性等方面的探索还在继续,他们把评价体系作为教育价值引领最有力的“杠杆”,努力撬动大、中、小学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从“育分”到“育人”的整体转型。


  • 自2003年起,上海就积极参加国内外的评价项目。参与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业质量和上海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而是从中“消化吸收测试项目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评价理念、专业的技术手段和结果使用方法,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培养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评价队伍”。


温饱是一切的基础,然后才有高层次的需要。教育也是如此。“小康教育”追问的是教育对人的终极价值什么?这么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小编哪能说清楚。据说,上海人一心扑在这个问题上,差不多30年了。最后一个秘密就是解答这个问题。

秘密之六:坚持28年做课改


  • 越是经济发达,越是现代化,对“让每一个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愿望就越迫切。上海因此专注于内涵发展的研究几十年。


  • 他们的目标是,让科学性跑过功利性,让人的内涵充实教育的内涵!让教育的生命温度升起来!


  • 课程是师生成长的“跑道”,是教育影响未来一代心灵的核心环节。一旦把人的价值置于教育的中心,课程教学就必然站在教改舞台的中央。


  •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是贯穿于上海“二期课改”的一条红线。但他们培养创新人才不是给“学霸”吃“偏饭”,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他们认为,没有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提高,拔尖学生恐怕也很难冒出来。创新人才培养不同于拔尖人才培养,其根基和土壤在全体学生和教育的全过程。




编后语

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说:“未来我们要创造怎样的上海教育?我觉得,应该是让孩子有选择性,孩子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有幸福感的,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有胜任力的,他们能够在不确定性加剧的未来,做更好的自己,也能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人民教育》第八期杂志以一本专辑的形式,浓墨抒写上海教育的改革历程,为您全方位解读“上海教育密码”,精彩不容错过哦!

文章来源:节选自《人民教育》2016年第8期——“上海教育密码”专辑,详情请见杂志原文。

文章作者:余慧娟、赖配根、李帆、朱哲、金志明、董少校

微信编辑:董筱婷

【关注】教育体制机制如何创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二波主题演讲来袭

【独家】 BBC最火教育纪录片男主角邹海连老师首次深度揭秘背后的故事,你不看?

【争鸣】英国BBC纪录片到底揭示了什么?看中英专家怎么说

【特色】听说上海市七宝中学变成了一个“创新生态实验室”,快随小编来瞧一瞧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